朝陽升起,新的一天又開始,決定歷史的時刻往往很短暫,可以是一天,也可以是一瞬。
今天過后,歷史就會有重大地轉(zhuǎn)折,是袁家占據(jù)中原,還是曹家反敗為勝,就在這一戰(zhàn)中見分曉!曹操能否再現(xiàn)歷史奇跡,那就全憑天意了,不過有袁熙的亂入,不好說了。
“咚!咚!咚!”一陣長鼓過后,兗州兵從北門陸續(xù)開出,而城北的冀州軍還未出營,禮讓似得給兗州軍先選擇陣地。.ν.
陳留北面就是鴻溝水支流,一大片平坦的原野正是大軍團決戰(zhàn)的好場所。
這也是袁熙和幾位謀士預(yù)定的戰(zhàn)場。
四萬兗州兵開赴出城,殿后地四千兗州兵還做了個奇怪的舉動。
“快拆開!”樂進喝令道。
“叮鐺!咣當(dāng)!”一隊隊兗州兵開到四個城門前,最后的上百兗州兵手持斧頭鐵錘,他們砍斷了吊橋地鐵鏈繩索。
“拉開,拉開!”樂進再喝令道。
幾匹戰(zhàn)馬牽著線,將吊橋給拖出來,再有幾個兵卒鋪上柴草和油料。
“巴扎!巴嘎!”吊橋被點燃,冒出一股股黑煙,出城的兗州兵都看到了升起的煙塵。
他們知道,不取勝是回不到城中去了,除非他們長出翅膀。
滿寵、董昭兩人就在城頭上目送他們出征,也許是最后一次了吧。
兗州軍一動,冀州軍也跟著從城東大營出動,十萬步卒,一萬四千多騎軍,還有兩萬的烏桓騎兵都開赴城北。
除去烏桓騎兵不計,冀州軍人數(shù)是兗州軍兩倍多,但在戰(zhàn)場上,數(shù)量并不代表勝負(fù),更重要的是隨機應(yīng)變和臨機決斷,大凡決戰(zhàn)多是如此,官渡也罷,赤壁也罷,夷陵也罷。
兗州軍帥先到達站場,搶占有利地形,曹操等人讓兵卒背水列陣!而且排的是方陣。
所謂方陣,其精要就是“薄中厚方”,乃孫臏“十陣”之首。
它陣間容陣,有若干個小陣組成大方陣。各小陣間又可以配合攻擊或防守,指揮位置就在大陣中后部。
“薄中厚方”顧名思義就是中間兵力稍少,而四周兵力多,如此一旦展開可以虛張聲勢,四周兵力強有可便于破敵,只要將領(lǐng)指揮得當(dāng),兵卒行動迅速,是個攻防兼?zhèn)涞年囆汀?br/>
曹操跟程昱、荀攸兩個謀士立于車臺之上,他們在陣中指揮。曹仁、曹昂帶領(lǐng)最后一千騎,豫州精兵做陣眼的護衛(wèi)。
夏侯惇。夏侯尚分別率部,做左前曲和右前曲。李典、李通分別作左后曲和右后曲。
于禁、樂進兩人配合,做最重要地中前曲。曹洪、張濟則是左右兩部機動。
“看來袁熙也急于決戰(zhàn)吶,他也是耗不起啊,那就來吧?!辈懿倮淅湔f道。
“只是奇怪他們既然知道城北有鴻溝水。為何還讓我軍在此從容列陣?!背剃呕厥走h處的流水,水勢沒有變化,上游沒有蓄水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